找到相关内容241篇,用时1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诗以载禅”文化现象之我观

    是禅宗思想的载体,更是禅宗思维见之于世的客体。其终极关怀依然是宗教性质的、禅宗的所谓的“明心见性”,截然不同于文学性质诗歌的是其着眼在于内容中蕴含着的佛教智慧、哲学意蕴、禅悟内涵等对“本来面目”的...不谋而合,“禅化和诗化成为一种双向的过程,互相渗透,互为因果。它们的汇聚是境”⑸。正是因为在意境上的极为相似,诗歌才能走俏于禅门,成为禅家重要的法器,也由此形成了一种“诗以载禅”的风气。而诗学对于禅学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5372885041.html
  • 走向未来的信仰

      在佛教存在公众形象瓶颈的时候来解决瓶颈,进而谋求佛教的发展。本文对于佛教的这类问题,以“走向未来的信仰”为题来谈。如果单用“未来的信仰”,着眼是...rdquo;为核心的佛教精神,将着眼转到“出离”。   随着文化交流的深入普遍,对选择智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问题,需要从现在开始探讨。   思想界――如何对当前正见验证与...

    明贤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82757179.html
  • 曹洞义理及其宗门接续

    洞山而言,两种说法虽然在本质(理)上是一致的,但“没有打湿脚”显然是将着眼放在“水”上;而“脚没有打湿”,其着眼则在主体之“脚”上。这无宁是说:法无定法,条条道路通长安,岂能拘于一地一法!要之,其事...

    赖功欧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13492387045.html
  • 赵朴初——中日友好的和平使者

    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尤其是与我国隔海相望的邻邦日本之间的和平友好关系,在对日外交方针上,继承了毛泽东、周恩来等我国第一代领导人重视“民间外交”的传统,主张把对日外交的着眼放在争取日本国民,把两国...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对日外交方针上,一方面继承了我国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人重视“民间外交”的传统,把着眼放在争取日本国民,“以两国人民及子孙后代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中日关系的出发点,...

    祝中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61855271.html
  • 佛性与人性——论儒佛之异同暨相互影响

    建立在改变“心”的内涵的基础上,而这一改变又是从慧能把着眼由注重抽象本体变为注重现实的“人”开始的。慧能佛教学说的特点之一,是喜欢直接谈人,谈人心,谈人性,而不像以往的佛教思想家那样,喜欢作虚玄抽象的...,由于隋唐之后的中国佛教已不像传统佛教那样把着眼放在抽象本体上,而是日益注重人,日益把抽象本体归结于现实的人性,变成一种世俗化、人性化的宗教,因此,注重人与人之间现实的伦理关系,已是隋唐之后中国佛教...

    赖永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423564645.html
  • 清代宗教文化中的儒释道三教

    保持满族传统的“堂子祭”)。这种宗教文化上的移花接木,表明清王朝对儒释道三教的基本定位,与以前的朝代一样,基本的着眼在於使之有助於建立和维护政治秩序、社会秩序和文化秩序。在清代诸帝中,曾对宗教(尤其是...着眼,不是聚焦於一神还是多神,也不是纠缠於是本土的宗教还是外来的宗教,而是关注宗教的社会文化功能。由此引申出判断一个宗教是“正”是“邪”的标准:“凡中国外国所设之教,用之不以其而为世道人心之害者,皆...

    金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242679301.html
  • 佛教逻辑的现代研究

    论证性,把因明研究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为佛教逻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人们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因明学提供了基本的着眼和前提。 ...逻辑之间的主要差别在于:两者在结构、功能和着重上是不同的;前者的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是相互独立的两个推理形式,而后者的演绎与归纳是结合在一起的;前者的因果性和分析性的联系规律、充足理由律以及分析与综合...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073638469.html
  • 道家与禅宗的人生哲学

    一致的,都具有自私性。不管是道家理智机敏的处世艺术还是禅宗顺心随俗的处世原则,其着眼都是主体而非社会,都是自己而非他人,缺乏道德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这种处世哲学用以保全自我尚可,用以兼济天下则不可。...问题,它考察这一问题的立足是人而不是宇宙,它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以人为本,以法为末。其二,看重人的生命。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人们又向往生命的无限。禅宗对人生的短暂亦深感痛苦,但它从积极方面转向了对生命...

    李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94840776.html
  • 佛说:“出家人以自在为苦”

    的心情再躁动起来,一种烦乱心态的轮回便在你随心所欲、瞎乱运行言行中开始。  佛陀教导我们,修道的着眼应该向内观。要想彻底解决烦恼也只能是通过反观内心去用功,用智慧去解析、观照那看似坚固的堡垒。这时,...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44941844.html
  • 世界的成像

    着眼不同而区分开来的。   动物行为学揭示了动物的习惯的形成过程,动物偶然的一次行动被证明是有效的,就会不断地重复,一旦成为习惯就很难改变,它们放弃更合理的行动方案。行为学家强制动物改变它们的习惯...而我们由习惯于把它看成同一。偶尔我们也会感觉到世界图象的变化,但我们总是把它归结为环境变化,而不是我们聚合(巫术术语:一种常人不能自由控制的观察角度)的改变 。一种偶然的角色变换会使我们对世界的...

    慎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14446789.html